FoodBuyer助食肆數碼化買食材 AI揀供應商 (Capital)

30.12.2021

新冠疫情出現,改變了行業的新常態。早前在限聚令下,不少傳統食肆也要加速數碼轉型,催生全新商業模式及加速科技創新應用。在近年創意風氣大盛下,不少初創企業應運而生,憑著創新元素,為業界提供各類型的方案,從面向顧客的新技術,到內部營運,都能照顧餐飲業的需要,為傳統飲食業轉型升級。

共用圖片/檔案 - HD9A9666-1-600x400

FoodBuyer 的團隊皆是從事食品採購行業出身,他們曾一起於五星級酒店集團共事,為集團旗下不同類型的食肆進行食品採購。深明「採購」職能的重要性,能為食肆大大節省成本及提升營運效率。早在2015年,公司共同創辦人、同是80後的朱創城(Alan) 與拍檔霍展深(Sam) 嘗試實踐平台,可惜失敗告終。 但Alan 一直沒有放棄過此念頭,一直在構想如何能令平台更有效地推出, 至2019年,連同六十後的王鴻剛(Alex)加入,3人合資約百萬元成立FoodBuyer,並推出研發平台,前後用兩年探討市場需求,研發以AI整合食品供應商資料,再為客戶分析採購方案,他們希望建立一個真正能幫助供應商及食肆的平台。

 

傳統採購依然是依賴供應商的銷售員約客面見的方式開拓生意,而落單也是依賴電話、手寫落單再傳真或whatsapp等渠道,或有「睇錯字、落錯單、來錯貨」的情况,容易出錯。

 

Alan說,平台將採購過程數碼化,減低人為錯誤,用戶亦可查閱訂單紀錄以核對帳目。他並舉例,餐廳如只恆常向一家供應商採購不同種類凍肉,轉用平台後AI系統會按餐廳所需,建議其他供應商以供格價,再按不同種類向不同供應商訂貨,從而節省成本。有別於與食品供應商拆帳取利,Alan表示,平台收入來源來自合作供應商的廣告費,供應商可繼續保有批發價利潤。

 

線上食品採購平台FoodBuyer於今年3月面世,平台利用人工智能(AI)系統,為餐廳與供應商進行配對,數碼化整個食品採購過程。Alan說:「平台亦加入人工智能配對系統,為買家快速訂立最適合的採購方案。用戶亦可即時在平台下單及作訂單管理。我們明白到電子化採購模式對行業人士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嘗試,平台亦增設了chat box, 有專人與用家對答及提供即時支援,排解疑難。」曾經擔任採購員的他,深明採購時常受制於供應商的最低送貨金額(MOQ) 及車期等影響,食材要保持新鮮亦不能囤貨。採購員只能靠自己的經驗去訂購食材,故FoodBuyer 的配對系統就助採購員快速運算出最合適的方案。

 

平台助餐廳降低採購成本

 

現時,FoodBuyer平台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合作供應商的廣告費用,另外,亦會為註冊餐廳食肆提供免費採購建議,協助他們搜尋替換食材,降低成本。Alan說,平台於今年3月正式上線,現有近百間供應商,及約數十間餐廳為註冊用戶。平台除了主攻餐廳商戶,亦瞄準現時個人客戶大批購買的需求,(包括自組團購的趨勢及疫情改變的食材採購模式),為供應商開拓更多個人客戶的市場。他透露,現時平台的交易主要來自餐廳用戶(B2B) ,約佔九成;個人用戶(B2C)則佔一成左右,平均每月處理定單數量達上千張。

 

Alan表示,透過FoodBuyer訂貨,餐廳可直接找到合適的供應商,不用被「拆家食差價」,有助其能以較便宜的批發價購入食材。平台亦不會向用戶收取額外費用或是從定單中拆帳,以免增加供應商的壓力使貨價提高。Alan續指,目前平台距離收支平衡仍有一段距離,但預計至明年年初可做到收支平衡。FoodBuyer計劃今年將合作供應商及餐廳數目擴展至500至600間,冀3年後將業務擴張至澳門及大灣區。

 

共用圖片/檔案 - HD9A9622-267x400

(左起)80後的朱創城(Alan) 與拍檔王鴻剛(Alex)霍展深(Sam)疫情共同創業打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