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升級轉型】食材採購員創港產採購平台 望能改善餐飲業原有問題 (iMoney)

2.1.2022

共用圖片/檔案 - 90_1024

本港麥當勞今年而接二連三出現食材供應短缺情況,如因船期延誤而暫停供應脆香雞翼。以上情況在今年並不罕見,食材採購問題成餐飲業一大痛點。傳統的食材採購大多都以電話、傳真或人手形式跟單,而這類以人手下單的方式往往容易出現錯漏。為此,3 位擁有豐富食材採購經驗的港人,於 2019 年開發食品採購平台 FoodBuyer,兩年來以義務形式助餐飲業改善食品採 購困難。FoodBuyer 創始人及行政 總裁朱創城(Alan)接受《iMoney》 訪問表示,平台正式推出市場後 9 個月已有超過 100 間供應商及接近 100 間餐廳合作。

 

朱創城曾於五星級酒店集團任職食物採購,工作期間發現食物採購流程存在一大問題,「首先,食物採購難以從網上找到供應商資料, 他們還是依靠非常傳統的方法,透過電話、電郵,甚至是傳真來聯絡及付款,所以食品採購過程大多依靠餐 廳大廚喜好,或者採購員跟供應商的關係,從而決定於哪間供應商採購。」其次,沒有一個中央平台幫助供應商收款。在過去兩年,餐飲業現倒閉潮,而餐廳結業後大多都會「走數」,食材供應商的毛利一般只有 5% 至 10%,而假若餐廳「走數」,供應商就猶如白忙活,這對他們帶來很大風險,所以供應商逐步轉為貨到付款,但這又衍生出另一個問題,這就是每次收取現金都要支付額外的行政費用,如把現金儲入銀行、派發職員到餐廳收款等。

 

基於上述種種問題,朱創城及其團隊於 2016 年決定創業,並花數年時間進行市場調查和系統開發,終於在今年 3 月 正式推出食品採購平台, 目前主要登記的用戶以中小企為主。「 創業投放約 300 萬元, 由 於平台屬自家研發,因此有一半的資金都放在研發平台上。我們的平台透過 POP(Point of Purchase)系統協助餐廳,以代替人工採購的職能,餐廳可以建立自己的採購清單,把恒常購買的食材放在採購清單中,當有需要時直接放進購物車中,繼而按需 要加減購買數量。餐廳亦毋須像以往般選擇供應商,只要選擇到貨的日期,系統即尋找一個最好的供應商,而所尋找的供應商是基於雙方的付款模式、供應商有否存貨、最低送貨金額、截單時間、送貨日期、送貨地區、訂貨日期、有否列入黑名單等 8 項原則配對運算,為餐廳減省採購時間,並提供最好的方案節省金錢。 而在供應商方面,平台則是幫助他們增加客源,過往只有供應商認識的餐廳有限,可能營運多年都只有既定的餐廳使用,而使用平台後則可擴大觸及率,令很多餐廳知道繼而使用。」